首頁 > 探索教育 > 體驗式探索教育在班級經營輔導與童軍活動中的運用

體驗式探索教育在班級經營輔導與童軍活動中的運用

體驗式探索教育在班級經營輔導與童軍活動中的運用

報告人:救國團新竹團委會總幹事王群元

      「體驗教育」 (Adventure Education,簡稱 AE) 活動之發展,乃是延續德國 Salem 中學校長柯漢博士 (Dr.Kurt Hahn) 所提倡「冒險教學」之精神。柯漢博士曾經於德國Salem的私立男子中學及英國 Gordon stoun 的學校當校長。身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柯漢博士認為學校教育早已經不能完全提供學生平衡成長的機會與空間,例如心理智商啟迪與教育Mentality Intelligence Quotient;簡稱 M Q),以及情緒智商啟迪與教育( Emotional Intelligence Quotient;簡稱E Q),人際社交關係常識,人格氣質教育的訓練,或是個人的需求不被重視,才華被忽略等等。柯漢博士發現一般學生普遍缺乏自信,以及不懂得對人感恩與缺乏體諒。因此柯漢博士決定研究發展一套足於彌補這些缺失的教育方式。其中一個非常有效的改革計劃,這方案便是提供學生親身體驗挑戰、突破、冒險的成長經驗。

        二次世界大戰之初,英國海軍在德國潛艇襲擊下傷亡慘重,尤其是年輕士兵傷亡更為慘重。當時英國海軍無法理解為什麼老兵可以在海上持續較久。因此,英國海軍要求柯漢博士運用他的「冒險教學」理論和經驗發展一套短期、有效的計劃來訓練士兵,就是現今結合戶外休閒運動如登山、健行、野地定向、溯溪、攀岩、獨木舟、馬術等訓練活動的「戶外教學」(Outward Bound)課程,也類似我國早期的救國團活動。這些計劃可以增加士兵的自信心及生存機會和團隊合作的精神。

        Outward Bound翻譯為「外展」,是借用自航海術語,指大船離開安全的港灣航向未知的大海。德國教育家柯漢(Kurt Hahn)於60餘年前提出Outward Bound概念,希望讓學生在課堂學業之外,也能具備休閒嗜好與策劃能力。柯漢發現,經歷過挑戰、戶外冒險的人特別擁有自信,並對自我能力有新的認識,進而展現熱情活力,與同儕培養出革命情感。

        不論從教育的方向或訓練的觀點來看,有效的學習必須是能使實際生活環境中。而體驗教育讓團隊的經驗學習,特別能激勵個人產生創意、構思新的方法與建立良好的行為發展。如此一來,就會使得受訓的學員對安排的課程不僅是印象深刻,學習效果良好,而且能更有效的深入內心做出個人行為或態度的改變與調整,進而使團隊整體的動力及活力獲得更積極和正面的發展。

        體驗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是一種以活動或遊戲的方式,很趣味地引導成員互動,從參與活動或遊戲中感受、體驗、領悟許多生活及社會上的觀念與問題,進而探索自我、改善關係或解決問題。

        每個活動或遊戲都是經過專業訓練者的精心安排與設計,透過每次活動的參與,得到立即且具體的經驗,由教練引導每位成員對此經驗的觀察與省思加以討論;成員對每個活動的個人體驗是不同的且獨特的,然經教練的引導使成員能觀照全體,藉由深度匯談技巧達到良好溝通的情境,將活動中所觀察與發現的問題,以成員集體共同的智慧來形成具體概念與信念,進而運用這些觀念或信念於真實世界中,增進群我關係與溝通技巧,加強團隊領導與決策力,建立團隊願景目標。

        訓練的方式,「聽」不如「看」,「看」又不如「體驗」。體驗學習就是這種活潑的教育訓練方式,比傳統上課方式更能讓你有效學習。

◎少子化與宅文化的衝擊:體驗教育與外展活動將是一帖良藥!

        依據研究,台灣高中生大約有13-18%有網路沉迷的情形,男生約為女生的三至四倍,不只健康出問題,人際關係也出現障礙。親子天下總編輯何琦瑜表示,玩樂可以提高學習動機,例如調查發現學生並非都討厭上課,只要是「內容有趣」、「有挑戰性」和「可以到戶外去」都能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親子天下」有關「2008台灣學童玩樂狀況大調查」結果發現,現在學生在人際關係上出現嚴重問題,顯示學生在人際互動的學習上仍需加強,另外調查也發現台灣國中、小學生有過半都以上網和看電視或DVD為主要休閒活動,近六成的學童最常玩樂的地方是自己家裡,「宅小孩世代」隱然成形,且七成成的國中生看電視和上網時間遠超過運動。

        現代少子化社會,造成孩子缺乏人際互動的經驗,且對於事物的專注力不足,許多感覺統合的能力也變差了,影響到他們日後學習的能力。一般家長對於子女過度保護與溺愛,造就一些自我為中心的小霸王,凡事以自我為考量,不知如何與他人溝通或相處的普遍現象,尤其網際網路發達,兒童對於虛擬世界與真實世界混淆,更直接衝擊人際關係與互動。

        在108課綱綜合活動領域的「自我與生涯發展」、「生活經營與創新」、「社會與環境關懷」三個主題軸,連結並對應著《總綱》核心素養的三大面向:「自主行動」、「溝通互動」與「社會參與」。而綜合活動領域對不同教育階段學生的價值探索、經驗統整、實踐創新能力的養成有著漸進式規劃,故在學習內容的選擇與組織,亦需因應學生身心發展與不同教育階段目標加以規劃。

        其中強調參與團體活動,瞭解群己關係,善用人際溝通技巧,方可達成團體目標,強化自律、遵守紀律與負責的情操。該項核心素養目標,正符應現今少子化問題,衍生出兒童普遍性自我中心問題,有效協助幼童解決人際互動與溝通及社會參與的困境。並在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上,更可達成目標4優質教育、10減少不平等及17夥伴關係的實踐,讓我們共同努力、邁向永續。

        醫師指出,連續5天以上,沒有曬太陽,身體無法自行合成維生素D,心情就容易會變得憂鬱,而生活壓力也是造成網癮的成因,走出戶外是最好的治療方式!以下短語也提供大家參閱!

體驗學習(Experiential Learning)是一種以活動或遊戲的方式,很趣味地引導成員互動,從參與活動或遊戲中感受、體驗、領悟許多生活及社會上的觀念與問題,進而探索自我、改善關係或解決問題。

探索教育課程是強調「做中學」的體驗學習模式,其發展有一個潛在的因素,即探索教育可滿足某些群體其特殊的需要,而「自我概念的改善」即是其中之一。

探索教育著眼於激發學習的熱情並鼓勵終身學習,藉由多方接觸不同的經驗,有助於熱忱的激發和天賦的展現。因此,探索教育是要讓每個學生有機會去挑戰不可能的任務並發現新的自我。

教育不應是一種被動的經驗,而應創造一種氛圍令學生及教師皆能感到教育是種主動及參與的歷程(S.E.Webster,1978),在探索體驗活動中的不確定性,會令學生試驗自己及探索未知,這將是令人興奮的經驗。

◎澳大利亞在2002年公布的「未來所需就業力技能」白皮書,指出 「核心就業力」包括:語言溝通、團隊合作、問題解決、原創與進取、規劃與組織、自主管理、學習能力、科技技能

◎挪威2001年召開的國際工程教育會議中,提到將個人能力界定如下列公式:

C能力 = ( K知識 + S技能 )A 態度

        由此公式可看出,核心能力的培育、專業知識與技能固然重要,但良好態度與品德的教育更為重要,而探索教育正是培養相關能力的最佳工具。

體驗式學習最大的特色,為跳脫傳統教育訓練的教室內上課方式,而改以有計劃與有趣的活動融入課程中進行。

◎運用自發性挑戰(Challenge by Choice)的概念,幫助青少年學習真實的面對自己,身為團體的成員如何貢獻自我的力量及發現自我價值。

全方位價值契約是一個可以幫助團體達成目標及激發個人學習的有效方法,搭配自發性挑戰的運用可以協助教師在班級經營上達到極佳的效果。

童軍課程強調以實際的戶外活動作為非正式的教育訓練方式,內容包括露營、森林知識、水上活動、徒步旅行、野外旅行和運動等。

童軍運動常用的方法,就是約定時間聚成一個小團體來分享經驗,或舉辦儀式和活動等,並強調在各年齡層所具有的態度下,善盡公民責任,和測試青少年的決策能力,培養對野外和戶外活動的愛好與欣賞。

體驗學習效果的擴大,就是能達到己立立人,己達達人的境界。之前我們把體驗教育的目標放在品格的培養與身心的健康,是屬於個人層面。但是這是不夠的,應該要把愛擴散出去。也就是童軍教育四大目標(品格、健康、手工藝、服務)的最高目標(蔡居澤)。

童軍小隊精神意義:童軍宗旨、目標、精神、意義、技能,透過野外露營體驗學習,了解「做中學,學中做」的童軍教育理念及精神,讓每一位參與訓練的成員,感受到童軍三大制度:「小隊制度」、「徽章制度」、「榮譽制度」的實際內涵及「諾言」、「規律」的真實意義,並由活動中培養自助互助、服務行善的觀念,進而建立彼此深厚的同儕情誼。

運用童軍訓練小隊制度徽章制度以及榮譽制度來磨練心理意志,強化自我控制、表現勇氣、面對挫折等心理訓練,也在團體生活中孕育氣質、合作互助、服從領導、壓力管理等能力,體悟童軍教育的教育價值,在於陶冶青少年優秀品格,進而成為「健全的世界公民」。

◎「培養團隊精神,重視團隊榮譽」貝登堡說:「小隊制度是童子軍教育的靈魂,也是一股真正的力量。」可見一個優秀的小隊可以發揮很大的力量,讓我們一起來組成小隊,並發揮團隊的精神,為小隊的榮譽盡一份心力吧!

◎「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是杜威哲學的思維核心,亦即是經驗(experience)的概念,就是在個人(individual)、社會(society)、思考(thought)、知識(knowledge)之間的「經驗連續」(experience continue)。根據杜威的說法,思考(thought)是由懷疑或問題所喚起,知識(knowledge)是由問題中掙扎與解決問題的結果。這與童軍戶外休閒活動中所強調的「做中學」,不謀而合。因此他說:「學習不能不與真實的問題接觸連結。」杜威曾說:「如果呈現知識給學生而沒有讓他遭遇問題,就如同要求學生與稻草人握手。」

知識與生活運用結合,融入班級經營、創造榮譽,引發自發性挑戰。

◎運用童軍做中學的方法,使戶外休閒活動辦得更為生動、活潑,進而能夠發揮教育性功能。

◎童軍活動就是一種生活教育

◎童軍活動是補充學校和家庭的不足。童軍活動是以發展自我的智識,冒險的精神,以及好奇的心去發現新事務。

◎童軍活動是去發現教室以外的世界,提倡可以學習的技術,和傳送智識給別人。

   ◎以小隊制度發展領導能力、團體技能和個人責任。

   ◎因此體驗式的探索教育是目前童軍教育的一大體現方式,更可融入班級經營輔導之中,更是學生未來理解式學習素養中將「生活化」、「應用」、「思考」、「判斷」和「自學能力」提昇的一大良方。

 

本期青年期刊